今日無論是心理學﹑歷史和神學都有專家去研究它們與同志的關係。
真光社是一個促進同志自我接納的組織,因此在以下部份將集中分享與自我接納有關的理論和資訊。
以下資料都是經科學證實和參考文獻後編寫的,如果有任何更新﹑查詢和分享歡迎和我們聯絡。
同志長年累月受到外界不公平的指責和辱罵,時日久了,就不單只有大眾對於同志有負面看法,在社會影響下,就連同志自己也會以類似的負面態度看待自己。例如我們從小被教導「同性戀是不正常的﹑是污穢的」,當這些價值觀根深柢固地被建立後,我們長大後很自然地會無意識地批評自己,甚至會對外界的批評對號入座,產生羞愧,嘗試以貶低自我價值來保護自己,促成各種心理問題 (如抑鬱症) 和危險行為 (濫藥等)。
描寫同志身份發展階段的理論有很多,當中Dr Vivienne Cass的性別認同形成模式(Sexual Identity Formulation, 1979)為各個理論的鼻祖。
她認為同志的自我接納可以分成六個階段,而每一個階段都充滿著掙扎和難關,唯有同志勇敢地解決中間不協調的地方,同志才可以昇華至下一個階段。
下文將會逐一介紹每個自我接納的階段。
反對同性戀的人很喜歡執著同性戀成因是先天還是後天,以為只要能證明它是後天(或至少有一部份是後天)形成,便可叫他們隱藏自己,但這其實是想錯了路。某性傾向應否行得正企得正,要看的是性傾向本身,而不是先天後天。喜歡吃榴槤的原因一定是後天的,小孩看了可能也學,但沒有人要把吃榴槤的人隱藏自己。
當同志發現自己的行為和情慾和社會大眾不同,我們會開始質疑自己是異性戀者的假設,繼而產生混亂感覺。在同志劇集中,我們不難看到很多自稱是異性戀的主角,在發現自己愛上一位同性時都會經歷這個階段。
同志會逐漸透過和同性戀有關的資料,把自己和其他同志比較,以加深對同性戀群體的認知。在此階段最重要的是同志能夠有和其他同志親身交流的機會。透過溝通和接觸,同志可以慢慢發展自我形象和理解自己身份,並解決孤立感。
若然我們未能在此階段疏理孤立感,則可能會選擇逃避和否認自己性傾向,甚至不斷加強對自己的責備,無法進入下一個階段的認同。
同志依然會對同性性傾向帶有負面態度,不過會開始私下和同性戀朋友溝通甚至交往,但仍然不敢公開身份,有種很矛盾的感覺。
我們會在公開和私人的場合都感受到自己性傾向的正當性,並且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同志身份。有部份同志會在這階段結束進入下一步的身份認同,並選擇健康的生活模式。
同志在此階段會和異性戀文化的衝突達到最高峰,我們經常會對非同志戀者的價值觀感到憤怒,和開始排斥非同性戀族群的文化,逐漸建立一個「二元的世界」。
同志身份發展成熟,能夠全然接受自己性傾向,也開始理解不同性傾向的人都有其生活方式和價值觀,不再全面否定非同志文化,並能理解性傾向只是身份的一部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