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指所有以消除被同性性吸引為目標,並促使個人被異性性吸引的嘗試。
性向試改是「拗直」的學術名稱,指所有以消除被同性性吸引為目標,並促使個人被異性性吸引的嘗試。
最常見的試改方法包括接受拗直/扭轉治療,服用精神科藥物、尋求宗教輔導和自我抑壓等。
每個人尋求「拗直」的原因都很不同,可以是來自家庭及社會的壓力,也可能是因為對自己的性傾向不了解。近年研究發現,有些父母在知道子女是同性戀者後,會嘗試各種方法把他們「拗直」,例如會透過介紹異性給他們﹑鼓勵嫖妓,甚至軟硬兼施地把兒女轉介至提供「拗直」服務的機構接受治療。也有同志因為宗教、社會、家庭等因素,而嘗試主動「拗直」,用各種方法壓抑自己,甚至會強逼自己進入異性戀關係﹑生兒育女。
然而,這些沒有臨床指引和科學根據的方法,往往都以失敗告終。
面對自己的「失敗」往往會產生更多的自責和內疚。他們將這些失敗歸咎於自己「不夠堅持」、「太過軟弱」,又將自己與拗直機構所提供的「成功案例」對比,再不斷責怪自己沒用。有不少案例在「拗直」的過程中,甚至出現自殺的念頭。
外國不少研究指出,相比未曾嘗試過「拗直」的人,曾經試過「拗直」的性小眾對自己有更高的羞恥感和內化恐同傾向,他們的人際關係會變得更加疏離,甚至有更強烈的自殺傾向。(or: 外國不少研究指出,「拗直」會讓人有更高的羞恥感和內化恐同傾向、使他們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加疏離,甚至會產生更強烈的自殺傾向。)正因如此,不少地方如加拿大、法國、巴西、台灣、美國部份州份已立法全面禁止醫護人員,甚至任何人協助執行性向試改。
HKLGBTQ+ 2022
香港性向試改研究報告
Research Report on Sexual Orientation Change Efforts in Hong Kong
Academic paper published on Sexualit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 (English Version only):
Experiences, Motivations, and Impacts of Sexual Orientation Change Efforts: Effects on Sexual Identity Di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Sexual Minorities
關注性小眾自我接納的團體真光社,早前聯同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陳俊豪,就香港性小眾試圖改變性傾向的情況進行研究。今次的量性研究在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間以網上問卷訪問了 219 名性小眾……